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图书浏览 >> 汉字与对外汉语教学
书号: 
ISBN 978-7-105-15841-6/H▪1133(汉 369)
图书语言: 
汉文

类别:

作者: 
李华
出版日期: 
2019.09
定价: 
30.00元
涉及民族: 
汉族
作者简介: 

李华,女,汉族,1970年2月生,甘肃天水人,文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左传〉修辞研究》一部,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各一项。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字研究》《辞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等报纸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并完成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资助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及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文字学训释字义的方法

 

第一节 形训——以形说义的方法

第二节 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

第三节 义训——直陈语义的方法

 

第二章 汉字部首举例(上)

 

第一节 口部之类

第二节 心部、目部之类

第三节 页部之类、肉部之类

第四节 手部之类、足部之类

 

第三章汉字部首举例(中)

 

第五节 人部之类、大部之类、士部之类

第六节 示部、鬼部、疒部

第七节 天文地理之类

第八节 宫室之类

第九节 服饰器用之类

 

第四章 汉字部首举例(下)

 

第十节 金玉财宝之类

第十一节 水部、火部

第十二节 植物之类

第十三节 动物之类

 

第五章汉字教学相关理论

 

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汉字的书写元素与构形元素

第三节 汉字构形理论

第四节 汉字规范化工作

 

第六章汉字教学方法

 

第一节 分析字形教学法

第二节 强化字音教学法

第三节 比较字义教学法

 

附录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864+11+30=2905)

附录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多音字

附录三:《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部件类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绪    论

 

“汉字与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旨在介绍汉字的性质及汉字学概念,梳理汉字教学的相关理论,针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所收的2905个汉字,从字形、字音、字义的角度结合古今部首的演变情况,探讨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该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法中语言要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在于夯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字学、汉字学基础,提升其从事国际汉语教师工作运用汉字理论深入分析讲解汉字的能力。

编写方面,为更好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拟名为《汉字与对外汉语教学》,即“汉字”理论是基础,“汉字教学”是目标。然而由于授课对象有所不同,汉字理论不等同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文字学”理论基础,“汉字教学”亦有别于国内的语文识字教学。加之,理论是根基,方法因人而异,故而前者是重点内容,后者是实践提升。

下面,笔者将从术语梳理、编写理念及基本框架三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说明。

 

一、术语梳理

本教材的使用,会涉及一些相关术语的界定问题,笔者拟将前人代表性观点梳理如下。

(一)对外汉语与汉语国际教育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研究,不少人简称其为“对外汉语研究”。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面提到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工作”。此后,“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学科名称出现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上。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肇始于1950年7月,当时清华大学开始筹办“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时任该校教务长的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为班主任;9月成立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任主任;同年12月,第一批东欧学生入校学习。这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滥觞。

今天我们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这其实是把这个名称狭义化了。与此相对的,我们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指称“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教学”,甚至有人提出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涵盖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文化教学,这无疑又把这个名称广义化了。

(二)文字学与汉字学

关于汉字研究的术语,费锦昌先生费锦昌:《汉字研究中的两个术语》,载《语文建设》,1989(5)。的论述尤为全面。他指出,从“小学”到“文字学”到“中国文字学”到“汉字学”,前后经过了2000年:

中国研究汉字的学问,先是叫“小学”……该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初年,章炳麟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中指出:“自许叔重创作《说文解字》,专以字形为主,而音韵训诂属之。……合此三者乃成语言文字之学。此固非儿童占毕所能尽者,然名为‘小学’,则以袭用古称,便于指示,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人们遂把研究汉字的学科称为“文字学”。

随着学术界眼光的拓宽,有的学者认识到,用兼容世界一切文字的“文字学”来单指汉字是名不副实的。于是,加了个限制词,称之为“中国文字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汉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平等观念的加强,有的学者认为,单把汉字称为“中国文字”似有大汉族主义之嫌,从术语的科学性来要求也欠妥,于是,把研究汉字的学问改称为“汉字学”。

(三)识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

对于中国人而言,汉字是记录普通话的文字,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人们学会书写记录已知语言的未知文字,所以是“识字教育”。对外国人而言,汉字是记录母语文字之外的第二种文字,也是这种文字所记录的词或语素。他们未知的不仅是汉字,也是汉字所记录的汉语语素的音和义。因此,对外汉字教学既不是“识字教学”,也不仅仅是“汉字作为第二文字教学”,而是“汉字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识字教学与汉字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汉字”,后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汉字是什么”。“什么是汉字”是文字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汉字是什么”不仅是文字学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汉语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关注的焦点。

“对外汉字教学”这一概念在1998年首次出现于石定果、万业馨《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一文中,之后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1998)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包括所有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作为对象的汉字教学。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1999)进一步阐释:对外汉字教学是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读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书面语。

(四)字义与词义

古代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节为主的。文字学研究中,汉字多对应着单音节词。因此,字义与词义往往是对应的。

而现代汉语研究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加之形体演变、读音变化等因素,一些汉字成为记音符号,没有意义。语素作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单音节语素与汉字产生对应关系,正如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所说:“汉语的语素和文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这种情况下,该汉字对应的单音节词义与语素义一致。

 

二、编写理念

(一)基本理念

20世纪50年代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起步并迅速发展,围绕课程设置的教材研究成为关注探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汉字”课程参考书目,在强化汉字本体知识、培养汉字教学技巧方面成果丰硕。本书在编纂过程中主要参考以下教材:张静贤《现代汉字教程》(1992)、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1994)、王宁《汉字学概要》(2001)、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2007)、杨润陆《现代汉字学》(2008)、黄伟嘉《汉字部首例解》(2008)、万业馨《应用汉字学概要》(2012)、毛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2010)、张和生《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2011)、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2015)等。

本教材的编写基于以下思路: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课程的古代文字学常识、现代汉字学理论、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整合与有效对接。也就是说,适当介绍文字学常识,通过对《说文解字》以形释义方法的概述,借助古今部首的演变轨迹,来比较传统文字学、现代汉字学部首、偏旁的界定,从而引入现代汉字部件概念、汉字规范化、汉字标准化等理论,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夯实国际汉语教师汉字学素养,进而更好提升其对外汉字教学水平。

首先,现代“汉字学”源于传统“文字学”。在介绍“文字学”训释字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六书”与对外汉字教学“新六书”的对比,既有利于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准国际汉语教师的语言文字素养,亦能满足对外汉字教学从汉字认读、书写乃至文字演变的知识跨度要求,更好地激发其推源知流、探求本义、植根汉字文化的浓厚兴趣。

其次,国际汉语教师是复合型应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需要具备综合的教师素养,同时拥有专业的教学技能。针对其特点,教材编写更应当体现知识铺垫与技能强化的有效结合。“汉字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教材编写应当本着提升学生的汉字本体知识,强化汉字教学技能的理念,把握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兼顾并重的原则。

(二)编写特点

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地体现文字学理论与汉字学理论、国内语文识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理论与汉字教学实践相互结合的特点。

教材分为六章。前五章是传统文字学、现代汉字学相关基本理论,最后一章是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而最后一章的“方法”,始终围绕前五章的“理论”。

第一,文字理论向汉字理论的溯源。依据传统文字学训释字义的理论和方法,探求对外汉语字形、字音、字义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国内语文识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对比。结合《大纲》展开对外汉字部首举例分析,对于对外汉字教学和对外汉语本土教材编写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第三,汉字理论与汉字教学实践的结合。将《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部首提取情况以及《说文解字》中的汉字意义同《现代汉语词典》相关语素义/词义进行梳理、比较;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最新语言文字政策,对接权威笔顺规则、部件规范,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需求。

 

三、基本框架

本教材以传统文字学训释字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大纲》为基础,结合文字学、汉字学部首提取及归部原则,将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主要汉字划分为二十一个大类,通过大类表义(其中个别汉字归部情况受到汉字形体演变影响,承担表音或记号作用),强化对于汉字形体演变的认知和感受,并将部首作为切入点,引出与之存在交重关系的汉字书写元素笔画以及汉字构形元素偏旁、部件等理论,进而了解现代汉字规范化进程,更好地从形、音、义角度解读汉字。以下是教材六章主要内容及对使用者(教师、学生)的相关建议:

第一章,训释字义的方法。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传统文字学训释字义的形训、声训、义训等基本方法及其对现代汉字字形分析、字音感知、字义理解的深远影响。

教师讲授传统文字学“形训”“声训”“义训”基本理论,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形近字教学案例;搜集《大纲》中的同音字、音近字,并从同源角度展开联想教学;结合“反义相训”的例证,整理并讨论《大纲》中的“反训字”。

第二、三、四章是汉字部首举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大纲》汉字在《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归部情况;第二,《大纲》中的汉字形体演变情况;第三,《大纲》中的汉字语素义及其词义系统的关系;第四,《大纲》中的汉字作为部件,在汉字组合规则中的形符、声符、记号作用;第五,现代汉字部首提取的基本原则;第六,对外汉字部首教学与部件教学的交重性思考。

教师讲授《说文解字》中540个部首的首创之功,启发中国学生查找相关辞书并对比不同辞书的汉字归部情况,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对部首知识感兴趣的外籍同学还可就形近部首进行对比展示。

第五章是汉字教学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第二,汉字的书写元素和构形元素;第三,汉字的构形理论;第四,汉字的规范化工作。

教师讲授笔画、部件、偏旁、部首理论,介绍汉字的规范化历程及规范汉字理论,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发展汉语》《博雅汉语》等典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内容编排,展开分析和讨论。

第六章是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分析字形教学法;第二,强化字音教学法;第三,比较字义教学法。

教师精选教学视频讲解并分析。兼顾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

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综合”“读写”教材准备教案。在学生试讲环节,教师除针对教学内容选取的合理性、相关性以及讲解的针对性、深浅度进行点评外,还应强调授课过程中的体态、语言、板书、操练、活动等同授课内容、课件的有机结合,为学生互评做出示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