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属于国家基金项目图书,由国家民委研究室编,民族出版社哈文室翻译。全文共分为理论篇(26个问答),政策篇(42个问答),实务篇(32个问答)等,涉及100多个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是介绍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的宝贵材料。内容包括党的十九大关于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决策、新部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等重要政策的问答。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属于国家基金项目图书,由国家民委研究室编,民族出版社哈文室翻译。全文共分为理论篇(26个问答),政策篇(42个问答),实务篇(32个问答)等,涉及100多个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是介绍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的宝贵材料。内容包括党的十九大关于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决策、新部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等重要政策的问答。
格登·洛桑华丹是近代藏族著名的大学者,他的书信作品文献在藏族文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当时安多地区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写作风格别具一格。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参考《格登·洛桑华丹传》等一手资料,全面研究该学者;以其书信文献中涉及的相关人物传记和社会背景作为切入点,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学、文本解读和文学鉴赏等研究方法,通过五大章节对作者的书信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本书由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阐释部分简要探讨了中外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价值和其对藏族小说研究范式的革新意义。文本分析部分对具有经典意义的五篇新时期藏语小说文本中的神话思维、文明反思、原始主义等人类学想象及主题进行研究和归类;同时结合藏族传统文论知识和中外小说理论,梳理讲述与展示距离控制、视点控制、反讽、幽默、重复、时态等小说修辞策略和艺术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纂的文献。该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释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深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从5个方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等问题。
彝缅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一直以来彝缅语的研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研究的前沿,彝缅语的研究对于藏缅语族乃至汉藏语系的发生学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歌舞系统中充满了幻想和神话,却也在讲述历史。这种历史既有传统意义上客观存在过或发生过的事实片段,更是掺杂了神话色彩和幻想性质的文化史,确切地说,是其思想史和观念形成史。本书以白马人非遗“池哥昼”傩舞及仪式歌为例,通过对其歌舞系统表层结构的梳理,管窥其创作者如何运用各类修辞手法,诸如明喻、隐喻、提喻、转喻、夸张和象征等,将一套约定俗成的观念集合体尽可能准确、有效地投射到语言符号以及各类非语言符号如服饰符号、舞蹈动作构成符号、面具符号等之中,形成符号文本,进而年复一年地展演,将这套集神话与历史为一体的观念集合体有意识地传播给后人,以期引起其积极响应,产生以言成事的效果,从而建构其社会秩序,对已经磨损或缺失的社会关系做出一定程度的修补。
《爱的旋律》是道·宝力德胡亚嘎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从西里尔蒙古文转写)。本诗集中,收入了作者七十多首抒情诗。诗人在多数作品中抒写了爱情的美丽、缠绵、伤感……永恒。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人生、宇宙、时空、语言、大自然等的思考。写作手法娴熟,语言凝练优美,想象力丰富新奇,诗意透明而深邃。
本书是《云南民族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瑞丽口岸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作者对瑞丽口岸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深入仔细调查,分析了瑞丽口岸在基础建设、通关便利化、国际物流、商贸会展、免税购物、跨境金融、合作体制机制、保税转关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研究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瑞丽口岸发展所带动的社会变迁的相关问题,为当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