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我国新闻出版业走过坚实发展路,出版强国建设、全民阅读推广、媒体融合、绿色印刷、版权保护等都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走过‘十三五’,我们这样收获”专栏,展现新闻出版领域发展的创新历程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成就。

 

  “书封背后如果有一个绿色的小圆标,这说明它属于绿色印刷产品,使用的纸张、粘胶、彩色油墨都是环保的。”

  “孩子的书都是反复看的,尤其是教材,一天要用很长时间,如果纸张不好,油墨不安全,对孩子们的健康会有影响。”

  ……

  “十三五”期间,通过大力宣传、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印刷企业在降低绿色印刷成本的同时,出版物印刷产业链上下游参与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社会公众参与度更高、认识更深入,绿色印刷成效更加明显。

  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来自上海的读者陈阳是一位年轻妈妈,她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童书对小朋友来讲不仅是阅读工具,也是‘玩具’,尤其低幼儿童经常会撕咬书页。如果纸张不好,油墨不安全,对孩子们的健康会有影响。”因此,书封背后绿色印刷产品标志是她购买图书时的重要标准。“这样的书籍从印刷原材料到印刷过程,都非常绿色、环保、安全。”陈阳说。

  现在,在全国各地的大型图书商厦都可以看到绿色印刷专柜,地铁内、公交站台也常常能看到绿色印刷的宣传海报。社会大众对绿色印刷的认识逐渐深入,读者把绿色印刷作为选书的标准,正逐渐形成市场倒逼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绿色印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读者对绿色印刷的认可,使得出版社在选择合作印刷企业的时候,把企业是不是绿色印刷企业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印制部主任郑志业告诉记者。

  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健告诉记者:“所有的印刷企业都采用绿色印刷,如果不去主动提高,就会被市场淘汰。具备绿色印刷这个加分项,在产品质量、业务范围、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

  据统计,2015年—2018年,全国中小学教科书连续4年实现绿色印刷全覆盖,环保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盒领域也在积极推广绿色印刷。2018年全国就有近1300家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一大批环保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设备得到广泛利用。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陆续出台了印刷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印刷业的环保水平。

  新技术、新应用推陈出新,全产业链绿意浓浓——

  原辅材料使用升级、生产过程严把控、末端治理把出口……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通过绿色原料、绿色工艺、减排设备的升级改造,实现了VOCs94.5%减排。“通过三个环节的处理,2019年与2015年相比,减少了VOCs排放89.5吨。”华联印刷助理总经理成建友告诉记者。

  在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冲版用水经过一系列智能化控制和环保处理,自流到净水回用桶再由自动变频增压泵经独立回用管路连接至CTP设备。“曾让人头疼的污水经处理后,水质完全符合回用或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甚至能达到饮用水标准。”该公司董事长李林虎告诉记者。

  不只是印刷企业,许多原材料企业围绕减量、环保、节能研发的各种“小创新”也发挥着大作用。“我们的油墨采用环保纸袋包装,与原先的铁罐包装相比,几乎不存在固废处理费用,且大大降低了油墨损耗。”苏州科斯伍德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马长茗算了一笔账,按一台印刷机每年消耗7吨油墨计算,采用纸袋油墨系统,每年每台印刷机可节约成本近3万元。

  “十三五”期间,我国印刷业绿色标准基本完善,绿色印刷技术不断创新,绿色印刷市场持续壮大。绿色印刷推动印刷业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明显改变,在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5年来,全行业绿色化发展认识延伸拓展、绿色化发展实践不断推进、绿色化发展产业链日趋优化完善。

(本报记者 樊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