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 盐:一把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白金”钥匙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4-04
    盐:一把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白金”钥匙   来源:道中华   说到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也就是每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缺少了盐,我们的生活将索然无味。   实际上,盐的用途远不限于烹饪。 ▲古代制盐雕塑展览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对个人的防护要求时,专门提及盐的作用:外出回家,可以用冰盐水漱漱口、用棉签蘸取盐水刷刷鼻腔。可见,盐在人类生存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而人类的盐文化,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是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把“白金”钥匙。   01 中国人对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 鲁班传说何以在中国西南广为流传?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4-04
    鲁班传说何以在中国西南广为流传?   来源:道中华   鲁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不断传奇化、符号化的中华文化标志。近年,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而在多个国家设立的“鲁班工坊”,搭建起中国制作文化和工匠精神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鲁班不仅是中国制造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传说、民俗仪式、民族信仰的共同链接,是中华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典型案例。 ▲2022年2月18日,马达加斯加鲁班工坊在塔那那利佛大学理工学院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国在非洲设立的第10个鲁班工坊正式投用。(图片来源:鲁班工坊官网) 近期热播剧《唐朝诡事录》,随着幻术杀手沙斯骑着木鸟...
  • 《格萨尔》何以从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30
    《格萨尔》何以从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  来源:道中华   《格萨尔》史诗发轫于青藏高原,流传于半个中国,享誉全世界,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史诗得以从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乃至世界赞誉的文化,其中的密码是什么?“道中华”邀请到四川大学文化历史学院李锦教授为我们解读。 记者: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格萨尔》史诗从区域性文化变成中华民族共享文化。促成这种转变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 李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格萨尔》史诗的传播基本上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也就是说,《格萨尔》史诗是在商贸、朝圣、游牧的过程中逐渐在西部高原地区传播开。在1950年以后,我们进行了...
  • 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是如何结束漂泊走向安居的?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30
    万年前的中国先民是如何结束漂泊走向安居的? 来源:道中华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最终入选的6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位列其中。该遗址突破性的发现,确立了北方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建立起北方地区旧新石器过渡时期的无缝链接,填补了燕辽文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为研究旧新石器时期过渡、旱作农业起源、聚落与生业方式发展演变等一系列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道中华”邀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文瑞院长,为我们讲述了万年前,...
  • 中国历代统治者如何推行富民思想?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30
    中国历代统治者如何推行富民思想? 来源:道中华 富民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极其深远、悠久的历史渊源,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价值取向。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写道,“民本思想为吾国政治哲学之一大特色”。富民思想起源于什么时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如何深刻影响着历代统治者政策制定?近日,“道中华”就此话题专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研究员。 记者:《尚书》最早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以民为本”的富民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丰富,对历代君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富民思想主要有哪些观点? 张亚光:夏商时期,统治者宣称以神为本、权力天授而主宰一切,...
  • 这份居延简册露了汉代河西走廊百姓过日子的底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30
    这份居延简册露了汉代河西走廊百姓过日子的底 来源:道中华 东汉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出土于居延汉代甲渠候官遗址编号第二十二号房屋内,共三十六枚。该简册全文1526字,是一份完整的司法文书,内容涉及军事、民政、法律、经济等各方面内容,是研究东汉初年河西居延边塞的重要文献。这些简册反映了东汉初年河西走廊人们关于生产生活的哪些有趣信息?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酒泉日报社编辑部主任杨蕴伟老师接受“道中华”专访,就此进行了解读。 “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是一套关于东汉建武初年甲渠候官粟君和客民寇恩之间发生的一宗经济纠纷的案卷材料。仔细解读这份文书,...
  • 贺州瑶绣何以成为联合国的名片?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30
    贺州瑶绣何以成为联合国的名片?  来源:道中华 瑶绣是中华民族一项古老的技艺,从童稚少女到白发老妇,瑶族妇女无不擅长飞针走线,这门惊艳绝伦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在她们手中代代相传。 2006年10月,以贺州瑶族服饰为代表的瑶族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年后,绣娘李素芳作为贺州瑶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和《年年有鱼》两种瑶绣图案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装饰在笔记本封面上,成为联合国赠送各国官员的礼品,贺州瑶绣由此走上了世界舞台。 李素芳和她的团队在瑶绣技艺传承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何瑶绣会受到联合国青睐?...
  • 万山无阻!揭秘海外流失文物的曲折归国路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30
    万山无阻!揭秘海外流失文物的曲折归国路  来源:道中华 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我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珍贵文物。然而,在晚清时期,我国遭遇内忧外患,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量珍贵文物或被列强掠夺倒卖,或因商人走私流落他乡,或被盗墓者倒卖而流失海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10倍之多。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 2022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主编,...
  • 文物TalkShow|卑南人头骨:台湾与百越先民的共同文化基因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24
    文物TalkShow|卑南人头骨:台湾与百越先民的共同文化基因 来源:道中华 ▲(图片来源:《卑南文化玉器研究》廖泱修著,玉翫雅集玉协会编印,2012年) 文物名称:卑南人头骨 年  代: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300-2300年) 出土地点:台湾省台东市卑南遗址 收藏单位: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这件台湾卑南人头骨具有明显的凿齿现象,揭示了台湾地区古代先民与大陆东南沿海百越先民的相同文化基因,表明台湾新石器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满天星斗中的闪亮一颗。 备受瞩目的卑南遗址   总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的卑南遗址,是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位于台东市西北卑南山附近,...
  • 山海情·扶贫事业里的中国故事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24
    山海情·扶贫事业里的中国故事 来源:道中华 闽宁之情,山海为证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重磅揭晓,中国“菌草之父”林占熺光荣上榜。但您可能并不知道,他就是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山海情》被称为2021年跨年剧王,最高评分9.6,堪称近年来国产剧中的佼佼者。“移民扶贫情意浓,闽宁合作暖人心”这首宁夏老百姓自发改编的山歌,说不完闽宁协作扶贫的故事,道不尽西海固人民的款款深情。 ▲《山海情》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海情的山,是宁夏;海,是对口帮扶的福建。整部剧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人民响应国家东西协作扶贫政策的号召,在东部沿海省份福建省的援助下,...

页面


回顶部